铅酸蓄电池日常使用的保养方法:
1、蓄电池必须经常保持外壳表面的清洁。
2、不要使任何外来的杂质落进蓄电池内。
3、端子的接触必须可靠,必要时可涂上凡士林,对端子不可拧力过大,保证端子的清洁,防止端子腐蚀。
4、检查排气栓或密封盖上的排气孔,必须使之随时保持通畅,防止堵塞造成爆炸。
5、开口蓄电池留意液面高度,定期补加(纯净水或者蒸馏水),不要让极板和隔板露出液面。
6、必须将电解液调整到正常高度,只能在蓄电池充电终止时进行。
7、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或参照制造厂说明书。
8、充电电流不得超过规定值,一般恒流充电电流为0.1C20,恒压限流充电时限制的电流一般为0.25 C20。
9、不得拆装指示器,如有松动,可使用适当工具依顺时针方向进行强制性禁锢。
10、逐渐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是否高出极板约10~15mm,假如缺液,请加蒸馏水或纯净水。
11、发动机运转时,不要断开蓄电池的电路。
12、应确保端子和卡头接触良好,严禁敲击蓄电池端子。
13、在车上给长海斯达蓄电池充电时,要拆掉车上蓄电池的正负连接线。
14、 正负极电缆接头,切勿接反,否则会损坏车辆的用电设备。
国内现在普遍选择磷酸铁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甚至是证券公司等市场分析员都看好这一材料,将其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列两点:是受到美国研发方向的影响,美国Valence与A123公司早采用磷酸铁锂做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国内一直没有制备出可供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具有良好高温循环与储存性能的锰酸锂材料。但磷酸铁锂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根本性缺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磷酸铁锂制备时的烧结过程中,氧化铁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存在被还原成单质铁的可能性。单质铁会引起电池的微短路,是电池中忌讳的物质。这也是日本一直不将该材料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因。
2、磷酸铁锂存在一些性能上的缺陷,如振实密度与压实密度很低,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低温性能较差,将其纳米化和碳包覆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储能系统中心主任DonHillebrand博士谈到磷酸锂铁电池低温性能的时候,他用terrible来形容,他们对磷酸铁锂型锂离子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0℃以下)无法使电动汽车行驶。也有厂家宣称磷酸锂铁电池在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还不错,那是在放电电流较小和放电截止电压很低的情况下。在这种状况下,设备根本就无法启动工作。
3、材料的制备成本与电池的制造成本较高,电池成品率低,一致性差。磷酸铁锂的纳米化和碳包覆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也带来了其它问题,如能量密度的降低、合成成本的提高、电极加工性能不良以及对环境要求苛刻等问题。磷酸铁锂中的化学元素Li、Fe与P很丰富,成本也较低,制备出的磷酸铁锂产品成本并不低,去掉前期的研发成本,该材料的工艺成本加上较高的制备电池的成本,会使得终单位储能电量的成本较高。
4、产品一致性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磷酸铁锂材料厂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从材料制备角度来说,磷酸铁锂的合成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应,有固相磷酸盐、铁的氧化物以及锂盐,外加碳的前驱体以及还原性气相。在这一复杂的反应过程中,很难保证反应的一致性。
5、知识产权问题。目前磷酸铁锂的基础专利被美国德州大学所有,而碳包覆专利被加拿大人所申请。这两个基础性专利是无法绕过去的,如果成本中计算上专利使用费的话,那产品成本将会提高。
从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经验来看,日本是锂离子电池早商业化的国家,并且一直占据着高端锂离子电池市场。而美国在一些基础研究上领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大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日本选择改性锰酸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更有其道理。是在美国,利用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厂家也是各占一半,联邦政府也是支持这两种体系的研发。鉴于磷酸铁锂存在的上述问题,很难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如果能够解决锰酸锂存在的高温循环与储存性能差的难题,凭借其低成本与高倍率性能的优势,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将有巨大的潜力。